10月30日,冰岛雷克雅未克的电竞场馆内,TES以3:1击败G2,挺进S15全球总决赛四强。这是他们自S10后五年来首次重返半决赛舞台。比分看似平稳,但过程跌宕起伏——首局碾压、次局崩盘、后两局稳扎稳打完成反制。这场胜利不仅是晋级,更是一次战术层面的自我救赎。
TES的首局胜利来得干脆。中单Creme操刀阿卡丽,在18分钟中路精准起手,一套技能瞬秒G2中单,彻底打破均势。此后队伍借势控龙推塔,25分钟便结束比赛。这一局展现了TES熟悉的节奏:中野联动、边线施压、快速滚雪球。但G2并非弱旅,第二局迅速调整,用蒙多与加里奥构建前排反打体系,25分钟大龙团以零换三击溃TES,扳平比分。
失利暴露了TES的隐患:一旦前期节奏受阻,团队决策便显犹豫。第二局他们在大龙区域反复拉扯,视野缺失,最终被G2埋伏团灭。当时镜头扫过选手脸色,凝重写满屏幕。外界担忧,“外战疲软”的老问题是否再度浮现?毕竟过去几年,TES在国际赛场屡次因临场应变不足折戟。
但真正的强队,不在于不犯错,而在于纠错能力。从第三局开始,TES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BP上,他们放弃首局依赖强开的阵容,转而选出剑魔、巨魔、EZ、卡尔玛的稳健组合,前排抗伤、后排输出、控制链完整,明确规避G2的集火突进打法。这一变阵,标志着战术思路从“抢节奏”转向“控节奏”。
关键转折出现在第三局20分钟。当时G2以为TES会争夺下路兵线,主力压下。但TES却悄然集结,利用视野盲区“灯下黑”战术,四人突袭rush掉厄塔汗。这一操作打乱G2部署,也释放明确信号:我们不再被动接招。随后中路团战,JackeyLove的EZ一发精准E技能留人,配合队友控下听牌龙,彻底掌握主动权。
第四局,TES将这种掌控力延续到底。他们选出纳尔、维克托、霞洛组合,构建后期爆发阵容。G2试图复制第二局的前压策略,但在20分钟下路团战中,Kanavi抢下厄塔汗后反打,击杀三人。此后TES再未给机会。26分钟,阿水霞在G2开团后反手双杀;28分钟野区三杀团灭对手。两波团战,0换4,经济领先6000,比赛戛然而止。
这背后,是视野与信息战的升级。第二局G2多次靠草丛蹲伏和TP偷袭得手,而到了后两局,TES几乎未再陷入类似陷阱。相反,他们多次预判G2动向,以退为进诱敌深入。虽无公开数据展示插眼细节,但从结果反推,TES在关键资源点的视野覆盖已实现反超。这种“眼观六路”的能力,正是顶级战队与普通强队的分水岭。
Creme与JackeyLove成为全场MVP,实至名归。Creme从阿卡丽到永恩、维克托,英雄池深厚,既能刺客突袭,也能法核控场;JackeyLove则用德莱文、霞证明,即便前期受压,也能在中期团战中一锤定音。但更值得称道的是团队整体的战术进化: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设局,从依赖个人到体系协同。
这场胜利对LPL意义重大。它不仅锁定一个四强席位,更打破了TES“外战软脚虾”的标签。过去五年,他们背负质疑,经历阵容更迭,如今终于用一场硬仗回应。而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场比赛也是一堂生动的战术课:电子竞技的胜负,往往不在操作多炫,而在调整多快。
接下来,TES将静待T1与AL的胜者。无论对手是谁,他们已证明自己具备与世界顶级战队掰手腕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回了那种在逆境中迅速重构战术、掌控局势的能力。这种能力,比一场胜利更珍贵。
五年磨一剑,TES终于再度站上四强舞台。但他们的目标,显然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