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要来了,大家最期待的事情之一肯定就是高速公路免费!
每年这时候不少人拍着大腿说:“哎呀,出门旅游省不少钱!来回过路费就能省个两三百!”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波羊毛是国家真给你薅的,还是提前设了个局让你“开心消费”?
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个事儿说透。
你以为的“高速免费”可能只是“收费延期”换了个包装。
1
一、“免费”的背后,其实是更长的收费年限
先问你一个问题:
“高速公路的收费到底是收费一阵子,还是一辈子?”
答案是原本只是暂时收费,用来还当初修路时的贷款。
老百姓一直以为,等贷款还清了高速就该免费了。
的确,早期政策也这么承诺的:
高速类型
最长收费年限
政府还贷公路
不超过15年(中西部最多20年)
经营性公路
不超过25年(中西部最多30年)
那这么多年过去了是不是有很多高速已经到期,应该免费了?
是的,确实有不少高速“名义上”已经到期。
比如四川的成绵高速2025年9月4日起停止收费;成都城北出口高速9月18日起也不收了。
听起来挺不错的对吧?
但问题来了……
2
二、为什么“免费了”,你还是没感觉到省钱?
这才是重点——虽然少部分高速停收了,但大多数“该免费的高速”,还在收!
为啥?
因为一件事:“延期收费”成了常态。
原来15年、25年、30年的收费期,现在动不动就延到35年、40年,甚至更久。
你要问为什么?
他们说因为“改扩建了”,成本增加要再收一收。
还说“贷款没还完”“运营压力大”……总之理由很多,但结果只有一个:继续收费。
更重要的是延期收费的批文不公开,很多都是“涉密”处理,老百姓想查查也查不到。
有律师就想公开成都一条高速的延期收费批文,结果直接被拒,最后只能走行政诉讼。
你说气不气人?
3
三、我们真的是在“薅羊毛”,还是被算计得明明白白?
每年国庆、春节、清明、五一这四个法定节假日,小客车都能免费走高速。
这项政策从2012年开始实施,表面上看是政府让利百姓,鼓励大家出行消费。
但你有没有注意到——
节假日免费≠ 高速真的免费
免费这几天确实省了几十块、几百块,但大多数时间你还是得照常交钱。
而且这几年疫情影响,高速还曾长时间免费过,直接导致通行费收入大降。
怎么办?
钱总得收回来。
于是“延期收费”这个按钮就被悄悄按下了。04
四、越来越多高速“集中到期”,却越来越少人能真正享受到“免费”
我们来看看几个真实数据:
高速名称
免费时间
里程(公里)
小客车省下通行费
成绵高速
2025年9月4日起
92.27
最少35元
城北出口高速
2025年9月18日起
10.35
几块钱
津沧高速
2024年内
——
——
武汉机场高速
2024年内
——
——
看着是越来越多高速到期,按理说应该慢慢免费才对。
但实际情况呢?
真正“到期停收”的高速凤毛麟角,更多的是“继续收”,甚至“改名重收”!
一些高速“改扩建”之后,还能重新核定收费年限,从头再来等于再收你一轮!
你觉得划算吗?
5
五、高速通了,钱却亏了?原来我们一直在“补贴”!
这就让人纳闷了:都收费这么多年了咋还在亏?
我们看看2021年的数据:
项目
数值(亿元)
收入(通行费)
6630.5
支出
12909.3
缺口
6278.8
全国高速公路整体亏了6278亿!
2008年中国高速总里程是5.39万公里,到2024年底已经突破19万公里,世界第一!
但问题是有些高速路段车流稀少,建完没人走,根本不赚钱,亏的只会越来越多。
这么一看高速就成了“越修越多,越收越亏”的窘境。
6
六、为什么我们很难看到“到期免费”的那一天?
很简单因为政策在变化。
2024年5月《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被列入立法项目,很可能对“收费年限”做新解释:
改扩建的项目可以重新计算收费年限;
投资大、回本慢的,可以收费超过30年;
不排除以后出现“滚动收费”、反复核定的可能;
换句话说:只要想收理由总能找得到;只要能拖年限就不会到头。
7
七、别让“高速免费”成了一个永远也兑现不了的承诺
说到底老百姓并不反对合理收费,但不接受“收费无底线”。
你可以修路收钱,但要有期限;
你可以改扩建加时,但要透明;
你可以补亏损,但不能永远靠普通人买单。
更重要的是信息要公开、规则要清楚、账要算明白。
别总是挂着“免费”的旗号,背后悄悄“延期变现”。
否则“今天你以为薅了国家的羊毛,明天你可能才发现那其实是你自己的毛。”
8
如果你身边还有人说“高速免费多好啊”“国家给我们送福利”,把这篇文章转给他看看。
让更多人知道真正的自由出行,不只是“8天不收费”,更应该是“到期真的不收了”。
只有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才不会再轻易被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