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中国女篮在云南海埂训练基地拉练期间连战两场教学赛,对阵云南财经大学男篮成绩喜忧参半,虽取得一胜一负但输球值得深刻总结

你说中国女篮那场热身赛,到底是在练习还是真的想赢?别告诉我,打了两场“教学赛”,还开出了喜忧参半的分数线。这不,就差把“教学”两个字写大字标出来了。第一场95比86还算可以理解,毕竟大部分队员都还在状态调整期,你输赢还说得过去。不过第二场83比86,输了还挺难堪。

你想啊,对手可是云南财经大学的男学生队,你说,这种女篮和大学生男学生的比较,真是令人忍俊不禁。有点像看体操的,刚起步就知道,这个节奏恐怕只适合吃瓜看笑话。可就是这样的比赛,反倒让人觉得很真实。毕竟,中国女篮虽然在国内还是勉强凑合,但真到这种和男大学生的较量,赢不赢都反映出一个问题——实力差距还是那么悬殊。赢了也没人会觉得有多亮眼,输了倒是让人深刻反思。

说实话,看这场比赛的场景,我甚至觉得女篮可能更像是在和自己比。输赢都次要,重要的是心态和状态。你可以看到一些镜头,女队员脸上那种微妙的神色,笑容里带点无奈,也有点自嘲。场边教练不停摆手,仿佛在想,怎么能打出点像模像样的感觉。赛后有人调侃说,这不就是给年轻队员“操练”的吗?一场比赛没有输赢的意义,只是让新人试试手,给男队员“练练胆子”。可是你细想,这本身也是一个问题。

因为你会发现,这场比赛象征着什么?代表着中国女篮的实际水平,已经被拉得越来越远。从资料上看,四川女篮阵中两大核心李梦和王思雨竟然都在备战全运会的阵容里。你说,他们这是“放长远线钓大鱼”,还是在用“休假策略”避开困局?这两个队员的缺席,算是明牌告诉你,团队整体状态还没到最佳,还在拼命保“冠军”的最后底线。现在中国女篮要是真的想要点实质性的突破,得从根儿上考虑,不能靠少数几个人顶天。

我要说,最近新闻里不断出现的韩旭和田媛媛也挺耐人寻味的。他们去参加宫鲁鸣指导的国家队集训,被解读成“派人深度锻炼”,听起来像是“高端试水”。但实际上,谁都知道,那只是一个“优先级调整”。韩旭、田媛媛不是不强,是有点“打仗的余地”。在这种大事上,少数核心留在国家队,就是怕比赛中出点岔子,影响赛季整体布局。

至于张子宇,签约山东女篮,说白了就是“天才中锋”,这东西看似确定,但其实也无非是未来的希望牌。现在的男篮状态,都在调整,女篮也是如此。新时代的格局开始变得模糊,所谓“争冠”,占了人心又能占得多远。

你不觉得?这几天的热搜,总有那么点戏剧化的“反转”。有人说,女篮“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其实我更觉得,现在的中国女篮像是走在一条看不见终点的道路上。每次比赛,拼的不是实力,是耐心;每次调整,都是在试探未来的可能性。

玩笑归玩笑,但你得承认,这阵势让人有点心累。谁都知道,海埂基地那块地方其实挺美的,背靠山、面朝海,环境佳,锻炼氛围还可以,但现实就是让人烦。平衡的天平偏向了谁,谁就掌握了主动。国内赛场,资源拼的是真金白银,青训、联赛、备战一条线走,把一些天赋少女绑得死死的。

谁都不想把女篮变成“只靠个别明星撑场面”的游戏。可问题是,现在的局面,谁都想在“卡位”上多占点位置。放眼望去,年轻队员的成长、老将的坚守,像是在打一场看不见终局的消耗战。这个时间点,谁也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出现“突破口”。

这样一场“教学赛”,真很快就会变成无声的警示。你打着败仗,就像是告诉自己,离目标还差那么一点点。而这点,“那么一点点”除了紧张刺激,真没啥别的了。不知道看完这个赛季,大家是不是也会觉得,女篮的路还得走远一些。有人在评论区留言说“那场比赛的教练心里‘只想快点解决问题’”,我觉得,说得没错。

可现实总是这样,拼尽全力挣扎在“希望”的边缘,最后的结果不一定是金光闪闪。只我爱看这种不完美,就像喜欢一场胜败都真挚的球赛。既然如此,也别抱多大期待了,反正我只想知道,下一次中场休息,队员们是不是还会露出那种“你说得对,我也不知道怎么弄”的表情。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