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潞安环能遭监管警示,关联交易黑洞吞噬信披底线!

晋才晋商聚焦三晋热土,见证时代新章。助力产业转型、经济起飞,与三晋大地共赴星辰大海19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8月1日晚间,潞安环能(601699)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山西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直指其与关联方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的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严重超出预计金额,且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及披露义务。

这是潞安环能继今年5月因控股公司环境违规被罚后,年内第二次因合规问题被监管点名。而此次违规的矛头,更直接指向公司治理核心——董事会秘书马泽锋被认定负主要责任,监管措施将永久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01

警示函的背后:

关联交易失控的来龙去脉

据山西证监局调查,潞安环能2024年与两家关键关联方——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和山西潞安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交易金额,远超年初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预计额度。这一行为明确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及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核心问题在于两点:

程序缺失:超出预计金额的关联交易未重新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信披滞后:公司未就交易超支发布任何临时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关联交易在潞安环能的经营中并非小事。作为山西最大煤炭企业之一,潞安环能长期依赖集团内工程服务与煤炭经销网络,关联交易占比居高不下。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煤炭销量同比下滑4.97%,商品煤均价下降11.27%,此时关联交易额反增,暴露了内部定价机制或存在不透明操作。

02

谁的责任?

董秘被点名与公司的“补救”姿态

在监管处理中,董事会秘书马泽锋被单独点名,承担“主要责任”。这一认定直指董秘作为信息披露直接负责人的失职。根据规定,关联交易超限需在发生后及时启动审议及披露程序,而公司迟至监管介入仍无动作,内控漏洞可见一斑。

潞安环能在公告中迅速回应,称将“认真吸取教训,按期完成整改”,并承诺加强《证券法》《信披办法》的学习,确保未来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司强调该事件不影响正常经营,但未透露具体超支金额及交易细节,整改诚意仍待观察。

03

业绩连降与治理隐患的双重危机

此次违规曝光之际,潞安环能正经历业绩持续滑坡的严峻挑战:

2024年报:营收358.5亿元(-16.89%),净利润24.5亿元(-69.08%);2025一季报:营收69.68亿元(-19.53%),净利润6.57亿元(-48.95%)

煤炭价格下行虽是主因,但公司治理问题频发更令投资者忧心。今年5月,其控股子公司山西潞安集团蒲县新良友煤业因未取得环评手续即投产,被罚45万元。如今叠加信披违规,凸显公司内控体系存在系统性疏漏。

潞安环能近年业绩与违规事件时间线

2024年全年营收358.5亿,净利24.5亿,同比下滑16.89%与69.08 24年5月,控股公司环境违规被罚45万元 2025年Q1营收69.68亿,净利6.57亿, 同比下滑19.53%与48.95% 2025年8月, 关联交易超支未披露被警示

04

下一步:整改时限与市场信任重建

山西证监局要求潞安环能于8月30日前提交书面整改报告,若拒不整改可能升级至行政处罚。公司短期内需完成三方面动作:

补充审议程序:就超支交易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追认;

披露详情:公开超支金额、交易定价依据及整改措施;

内控改革:建立关联交易动态监控机制,避免再犯。

长期来看,公司需平衡业绩压力与合规底线。尽管中诚信国际近期维持其AAA评级,但指出“煤化工板块盈利能力较弱”,且高分红导致现金储备下降。若治理问题持续,融资成本可能攀升。

05

行业启示:关联交易监管红线不可触碰

潞安环能此次处罚为国企上市公司敲响警钟。在煤炭行业景气度下行期,部分企业可能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或转移成本,但监管对程序正义的审查从未放松。

2024年新修订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关联交易的及时性要求,明确超出预计金额即触发信披义务。潞安环能的案例证明——“先操作、后补票”的侥幸心态,终将付出合规代价。

结语:光环褪去后的合规救赎

截至8月1日收盘,潞安环能股价微跌0.58%,报13.64元/股,市值408亿元。市场反应看似平淡,但隐患已埋下:当一家公司连续两年业绩腰斩,又屡次触碰监管红线,投资者对其“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还能信任几分?

本文综合整理自公开报道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