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跳水队最近已经抵达新加坡,准备参加即将于7月26日至8月3日举行的2025年新加坡跳水世锦赛。中国跳水,这项让无数国家嫉妒的“梦之队”,每次出征都像是武林大会,别人担心金牌数量,我们烦恼的是队内竞争过于激烈——狼多肉少。此次名单共14人,女运动员包括陈芋汐、李亚杰、掌敏洁、陈艺文、谢佩铃、陈佳,男运动员则有曹缘、朱勇鑫、王宗源、郑九源、程子龙、朱子锋、严思宇及赵仁杰。
世锦赛尚未开打,14岁新星赵仁杰便先博得了目光。这位少年在五月的全国冠军赛上一鸣惊人,十米台六轮总分515.7分,硬是抢下银牌——有天赋,不服不行。初出茅庐便被国家队收入囊中,不劝学奥甜文都得承认,天赋和努力,原来真的能决定命运。赵仁杰自己目标明确:“我要拿奥运冠军。”——语气里透着一种少年不设防的狂妄,也仅属于青春。世锦赛初秀,且看青年情长还是壮志难酬。
而女队这边,“老将”陈芋汐已经是她第五次征战世锦赛了,在跳水界混到这个级别,看起来年年春光明媚,实际上需要横扫过无数“天才少女”,还得倔强地在人生发育大潮里守住技术,守住自我。陈芋汐直言很开心,毕竟这是个可以“收割”光环的机会,但高兴归高兴,压力也从来没少。
值得注意的是,名单里没有全红婵。她因脚踝旧伤复发,错过了5月的全国冠军赛,如今依旧修养,未能赴新加坡参赛。粉丝心疼地看着消息——“小天才”这路,原来也不是走平坦大道。全红婵身上的压力并不比别人小,一方面是伤病反复缠身,另一方面更棘手,青春期的成长让她面对体型变化:肩宽、髋骨大。外行或许觉得只要多节食,但谁练过运动都知道,这种事靠饿解决不了,得扛住变化,还得控制技术动作,难比登天。这关连“跳水女皇”郭晶晶16岁时都险些被绊倒,但最后核心肌群练得比钢铁还硬,挺了过来,成了雅典奥运的冠军。
再看陈芋汐这组。由于全红婵缺阵,她这次继续和掌敏洁搭档女子10米台。你以为双人项目就像配对舞伴?错,高台之下都是命。两人配合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掌敏洁为适应新搭档拼命加练,改了许多动作,每天傍晚都得多“开夜车”。磨合期出错在所难免,陈芋汐就坦言训练时经常失误,节奏总是对不上,俩人拼着加练,小动作协同靠时间堆。但掌敏洁更狠,用“自我重塑”换默契,哪怕每日多练两小时,压力还是得自己吞。
其实“跳水CP”拆东墙补西墙也不是新鲜事。掌敏洁前前后后已搭档过张家齐、段宇,连女双、混双项目都频繁切换。张家齐,人送“天才少女”外号,不也在生理变化面前露了怯,竞技水平下滑,只能安心练全运会,说不定提前退役。天下没有常青的“跳水小花”,只有站在涌浪尖上拼命踩水的大女孩。
说归说,陈芋汐和掌敏洁今年5月全国冠军赛刚配合便斩金,现在还愁什么配合?某种程度上,比起动作瑕疵,队内“换人如换刀”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因素。世界笑看中国跳水队“强手如林”,实际上每个位置都是地狱级选拔。
当然,这也说明中国跳水后备力量丰沛:小将崛起,老将坚守,中生代切换自如,大换血也能“风平浪静”。赵仁杰挟初生牛犊之勇闯进来,掌敏洁如拼命三郎跨岗位抢票,陈芋汐则以经验坐镇——无论金牌花落谁家,底色都是几十年积累的大国体系和无数泪水汗水。
用跳水队的故事说人生,每一跳都是未知,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摔成狗吃屎。但你只有跳,才有机会看见自己是不是浪尖那个人,才知道能否逆流而上、峰回路转。祝福所有出征的中国跳水队员,加油,这条水路注定艰险,希望你们都能翻腾出最好的一浪!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