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发布,韧性企业赢在海外

最近,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的盛大开幕,不仅是科技与产业的狂欢,更是一面透视中国经济脉动的棱镜。随之发布的“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从来都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它背后是无数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搏杀的血泪与荣耀。而在这份榜单中,青岛双星集团以其高达85.67%的海外收入占比,赫然位列前十,简直是“一骑绝尘”!

这数据一出,估计不少人会像我一样,脑子里瞬间蹦出个问号:等等,我没记错的话,青岛双星这家上市公司,这些年不是时不时就传出亏损、收购受阻的消息吗?怎么转眼间,它就在海外市场“杀疯了”,成了中国制造业出海的“隐形冠军”?这究竟是魔幻现实,还是我们错过了什么惊天大瓜?

别急,这可不是什么玄幻故事,而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浪潮中,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的真实写照。它像极了我们普通人的人生,谁还没经历过几次“至暗时刻”?但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犯错,而是总能在泥泞中找到那束光,甚至把“学费”变成“学霸”的垫脚石。双星的故事,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韧性与创新”教科书,它用最残酷的现实,诠释了什么叫“东方不亮西方亮”,什么叫“柳暗花明又一村”。

转型阵痛:从“鞋王”到“轮胎巨头”的涅槃

要理解双星的海外狂飙,我们得先回溯它的“前世今生”。双星,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在2008年之前,可是响当当的“鞋王”,曾创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鞋类著名品牌。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传统鞋服产业的红利逐渐消退。双星没有选择固步自封,而是壮士断腕,全面剥离鞋服业务,毅然决然地“转行”进入轮胎行业。

这一步,走得何其艰难!从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重新开始,就像一个武林高手,突然被要求改练一套全新的武功。初期亏损,那是必然的“拜师费”。根据公开资料,青岛双星在2019年至2024年间,确实经历了连续六年的归母净亏损,累计亏损额超过17亿元。这期间,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加剧,每一项都是压在双星身上的沉重负担。甚至在2025年上半年,其经营性现金流一度转负,轮胎毛利率也“漏气”至3.86%的低位。这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让人不禁为这家老牌国企捏一把汗。

破茧成蝶:智能制造与全球布局的双轮驱动

然而,正是这些看似“致命”的挑战,反而激发了双星骨子里的那股狠劲。它深知,要活下去,就必须彻底变革。于是,一场以“新四化”战略为核心的“三次创业”轰轰烈烈地展开:

生态化: 贯彻“绿色、循环、低碳”理念,不仅在生产中实现全寿命周期绿色管理,更在废旧轮胎循环利用领域做到全球第一,将废轮胎转化为油、炭黑、钢丝等资源,真正实现“零排放、零残留、零污染、全利用”。这不仅是环保责任,更是未来产业的制高点。高新化: 从传统产品的差异化创新,到颠覆性产品创新。双星投入巨资,建成了全球顶级的VPD数字孪生设计体系和AI数字孪生设计平台,大幅缩短研发周期,提升产品品质。全球首创的“全防爆”安全轮胎、环保省油的“稀土金”卡客车轮胎、针对新能源汽车的EV95高端定制化轮胎,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让双星在技术上拥有了“硬核”实力。当地化: 这正是其海外收入狂飙的秘密武器。双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海外建厂,将产能布局全球。2018年,双星控股了曾名列全球前十的韩国锦湖轮胎,这简直是“蛇吞象”的壮举!锦湖在全球拥有8个生产基地和5个研发中心,其在低滚阻轮胎、智慧轮胎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与双星的卡客车胎优势形成完美互补。更绝的是,双星在柬埔寨和阿尔及利亚等地新建的“工业4.0”智能化工厂,不仅规避了贸易壁垒,更将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当地,利用当地资源,贴近市场需求,产品直接面向欧美等高壁垒市场。数智化: 搭建“研发4.0+工业4.0+服务4.0”产业互联网生态圈,实现智能定制、智能排产、智能送料、智能检测、智能仓储、智能评测六大智能功能。生产效率提高近3倍,产品不良率降低80%以上,这效率,简直是“降维打击”!

海外狂飙:中国智造的全球征服

正是这种“不破不立”的决心和“数智化”的赋能,让双星在海外市场找到了真正的“第二春”。那些看似“亏损”的财报,其实更多反映的是国内市场转型升级的阵痛,以及对未来投入的巨大成本。而海外市场,凭借其先进的“工业4.0”工厂、高品质的创新产品以及“当地化”的战略布局,双星成功地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想象一下,在遥远的北非,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省,一座由双星和当地伙伴共同投资的“哈吉工业”轮胎工厂正拔地而起。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宽敞明亮的厂房,智能机械臂精准地抓取着橡胶原料,发出有节奏的轰鸣。一位来自青岛的年轻工程师,指尖轻触屏幕,调整着参数,他身旁是聚精会神学习的阿尔及利亚同事。他们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夹杂着手势交流,脸上都带着对“工业4.0”技术的好奇与敬意。午休时,他们可能会分享各自家乡的美食,从山东大包子到北非特色塔吉锅,笑声在工厂的角落里回荡,这不就是“地球村”最真实的写照吗?

这些并非孤例。在东南亚的柬埔寨,双星的另一座工厂也正加速达产,高性能子午线轮胎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运往欧美市场。那里的中国管理团队,面对文化差异、市场挑战,没有退缩,而是用智慧和汗水,一点点搭建起跨国合作的桥梁。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带来了中国制造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当一车车印着“双星”标识的轮胎驶出工厂,奔向全球各地,那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中国智造的自信表达,是“我们”在世界舞台上一步步站稳脚跟的生动证明。

2023年,双星集团实现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8%,利润同比增长149%。其中,轿车胎和海外销售额位居中国企业第一位。2024年,“双星轮胎”品牌价值突破千亿,成为中国首个价值超千亿的轮胎品牌。这哪里是“亏损”,这分明是“卧薪尝胆”后的“王者归来”!

终极洞察:中国制造业的“韧性哲学”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当我们再看到那些关于中国企业“亏损”或“受阻”的新闻时,不妨多一份耐心,去探究数字背后的故事。很多时候,那不是失败的信号,而是转型升级的“阵痛”,是为更大成功所支付的“学费”。双星的故事,完美诠释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韧性哲学”:

敢于自我革命: 面对传统产业的衰落,敢于壮士断腕,彻底转型,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远见。技术创新是硬道理: 持续投入研发,拥抱智能制造,用高新化、数智化的技术壁垒构筑核心竞争力。全球化布局是必由之路: 积极“走出去”,通过并购、建厂等方式,将产能和市场拓展到全球,规避单一市场的风险,实现“当地化”运营。风险管理与战略协同: 在海外扩张中,充分利用并购标的的优势,实现资源、产能、市场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将风险降到最低。

双星的逆袭,不仅仅是它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制造业整体实力提升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中国制造不再只是廉价的代名词,而是正在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华丽转身。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中国制造”的标签时,请记住,它背后可能藏着一个像双星一样,经历过无数磨难,最终在全球市场绽放光芒的励志故事。我们的努力,真的被世界看到了,而且,正在被世界需要着。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最需要的“精神食粮”吗?别忘了,我们“中国制造”的底气,正是无数个像双星这样的企业,在全球舞台上拼搏出来的,他们的韧性与创新,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也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