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斯洛伐克军事基地的清晨雾气还未散尽。
张金涛蹲在地上系鞋带,手指因为寒冷有些发僵。
他抬头看了眼不远处正在热身的美国海豹突击队队员,那些人高马大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
身后传来队友的嘀咕:"这帮老外块头真大啊..."张金涛没说话,只是默默把战术手套又紧了一圈。
这个来自河南周口农村的汉子,此刻正代表中国军人站在国际特种兵大赛的赛场上。十年前,他还是个在玉米地里帮父母干农活的毛头小子。村里人都记得,那时候的张金涛老实巴交,见人就憨笑,谁能想到如今会成为让多国特种部队都竖起大拇指的"兵王"。
比赛第一个项目就给了所有人一个下马威。40公斤的圆木要八个人一起扛,还得背着25公斤的负重跑障碍。这哪是比赛,简直是玩命。外国选手们还在商量战术,张金涛已经带着队友冲了出去。他们自创的"三三制"扛木法让裁判都看呆了——三个人扛木,三个人准备轮换,剩下两个人在前面开路。3分11秒,成绩出来时连计时员都揉了揉眼睛,这比原纪录快了整整一分钟。
"这不可能!"场边一个美国教官脱口而出。但更让他崩溃的还在后头——射击项目中,张金涛打出了98环;格斗对抗时,他一个过肩摔把体重比他重30斤的对手撂倒在地。13个项目比下来,中国小队拿了8个第一。赛后,以色列"野小子"的队长特意来找张金涛握手:"你们平时都怎么训练的?"
说起训练,张金涛在新兵连就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别人午休他练单杠,晚上熄灯后还偷偷在厕所做俯卧撑。有次班长查铺,看见他满头大汗地从厕所出来,手里还攥着哑铃。"班长,我再练会儿..."这话后来成了连队里的经典段子。
从普通士兵到军官的蜕变更是一段传奇。在南昌陆军学院进修时,这个没上过大学的农村娃硬是把军事理论啃了下来。同学们都说,张教官看战术教材的眼神,比看对象照片还专注。现在他带的兵最怕两件事:一是他说"我当年比武的时候",二是他亲自做示范——35岁的人了,单杠大回环一口气能做二十个,让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都自愧不如。
那次国际比武有个细节很多人不知道。颁奖前,组委会特意准备了一面中国国旗。当国歌响起时,张金涛感觉喉咙发紧,敬礼的手微微发抖。后来他说,那一刻,比拿冠军还让人热血沸腾。
如今在部队,只要听说张教官当裁判,参赛选手都会倒吸凉气。不是因为他严格,而是这位"活教材"随便一个示范就能让年轻人怀疑人生。有次400米障碍跑,他跑完全程气都不带喘的,还笑着问围观的新兵:"我刚才是不是放水了?"
从农家子弟到国际冠军,张金涛用实力诠释了中国军人的血性。现在他带的兵里,不少人是冲着他的故事来参军的。每次说起这个,他都会认真纠正:"不是我厉害,是中国军人这个集体厉害。"
训练场上,张金涛看着新兵们挥汗如雨的身影,偶尔会想起18岁刚入伍时的自己。那个在玉米地里长大的河南小伙,如今正在书写着属于新时代中国军人的传奇。而他的故事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依然有人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完)
本文仅用于分享正能量,无任何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积极配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