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完最近热播的《利剑玫瑰》,心里五味杂陈。有谁能不被迪丽热巴的外表惊艳?她那独特的新疆血统,像西域晨曦的光,把她的轮廓和气质都照亮得鲜明又与众不同。可就在这令人惊艳的光环下,这次她在刑侦题材里的尝试,却让我忍不住皱起了眉。
从身为观众的角度,我见过热巴在各种古装剧中闪闪发光。无论是灵动的高贵还是侠气满溢,她一出场,总能成为重头戏。回忆《风中奇缘》时,她那回眸一笑,仿佛敦煌壁画里走出来的美人,带着风沙和诗意。而到了现代戏,比如《克拉恋人》,她又能切换成干练又俏皮的小女生,活脱脱都市里的阳光。不夸张地说,她的审美元素是古今通吃的王炸。
可这一次,让她披上了警服、素面朝天,演绎一名打拐办主任邓妍。初看宣传照,我真心以为可以看到她冷静与威严兼具的一面。电视剧播出后,感觉就像满怀期待点的灯,亮得却不够彻底。
作为普通观众,我想问为什么最该有力量感的公安女干警角色,却让我看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别扭?热巴确实是拼了,卸下明星包装,全程几乎没上妆;她的好看藏也藏不住。但那种流露于言行举止间的“公安风采”在哪里?戏里,她面对失踪小女孩时的表情,一直是空白的,她的眼神仿佛还停留在公式化任务书上,不是在解救孩子、面对危机,而是在完成一场“漂亮的走位”。
再说那场主打戏,邓妍夜送小女孩回家,氛围原本压抑、紧绷。小女孩情绪递进很自然,哭得让人心疼。可热巴却像傻站在那的美丽路人,表情生硬,动作机械,目光空洞。你甚至能隐约感受到现场其他演员眼神里的尴尬。明明是女主,却像个透明人。更难受的是,热巴被安排去和人贩子搏斗。警校毕业、身手应该不错的角色,竟然一手打斗都软绵绵的,像春天后院晒着的棉被,风一吹就散了。
其实剧里另一位资深演员尤勇智演技一直在线。他饰演的副主任,该有怒火时怒火,该沉稳的时候就沉稳。两人对手戏本来应该是火光四溅,可惜热巴撑不住,变成了两条无法靠近的平行线。到观众都忍不住替尤勇智不值——明明可以碰撞出火花的桥段,变成了单方面演出。
如果站在曾经剧组幕后工作人员的视角,说个大实话导演应该给热巴也道个歉。拼流量没错,但演员的选择不该只是噱头或者用来拉收视的捷径。每个演员都有特长,热巴这种气质花一样的颜值,最适合古装、偶像剧。刑侦类型,对演员的气场、动作敏捷度、对生活细节的琢磨都是硬指标。观众可不是傻子,看得出的,谁合适,谁只是“化美为力”。
像我这种从事媒体多年的娱乐编辑,会格外关注演员戏路的拓展。实际上,佟丽娅曾经就遇到类似困境。她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温婉与柔情,就算披着制服,也像捏碎在指间的花瓣。这也不是演技不好,就是演员自带的那份标识,无法叠加在所有类型角色上。热巴和她如出一辙,你硬把花卉安到钢铁厂,注定水土不服。
于是弹幕上骂声四起,有人质问导演不懂得用人,也有人觉得热巴该自知短板。可我觉得,这不是演员一个人的错,行业的盲目和一味追逐流量才是问题的根源。难道非要让每个花瓶都撞碎自己,证明“能装水”才算合格?
回到普通生活,又想起身边那些被高估或者错估的年轻人。不是谁都适合闯荡每个行业,不是每朵花都能在风暴里盛开。漂亮的人也有辛苦,美丽背后的困境不比谁少。热巴的努力看得出,她的敬业、敬畏都值得尊敬。只是,这次的舞台不属于她而已。
娱乐圈还是该多一点善意和理解,也许有时候,不合适就是不合适。别让花朵在钢铁的舞台上枯萎,让每份美丽在能盛开的地方灿烂。希望以后剧组选角,导演们能再慎重一点。把尤勇智放在最该让他燃烧的故事里,把热巴留在最适合她飞翔的时空里。
每次看到热巴和佟丽娅这样的演员,我都想起一句老话“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导演安排她们挑战极限,其心理压力或许并不比被遗忘还轻松。愿她们都能在最适合的角色里,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我这点碎碎念,权当给追剧路上的同行捎个信你怎么看演员和角色适配问题?你被哪些“神仙颜值”演技拖了后腿而惋惜?欢迎大家评论里接龙,别让争议只有一面之词。
道一声共勉,让每朵花开得其所,人间才能越来越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