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一场本该是探囊取物的热身赛,硬生生打成了悬崖边上的惊险求生。
前三节还领先着13分,怎么到了第四节,中国男篮的队员们就像突然不会打球了?
波黑男篮那边给防守一上强度,我们的后卫线就彻底乱了套。球在手里像烫手的山芋,传不出去,运不稳当,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低级失误,送给对手轻松的反击。
这就是那场比赛最真实的写照。
全场比赛下来,失误高达27次。这是什么概念?平均每不到两分钟就送给对手一次球权。
而这其中,足足有18次失误,来自于理应是球队大脑的后卫线。
廖三宁一个人就贡献了7次失overs,胡明轩5次,程帅澎4次。郭士强指导让他俩轮番去尝试一号位,结果试出了一个烂摊子。
这已经不是个人状态问题了,这是整个球队组织核心的崩塌。
看着场上这种混乱,球迷心里能不堵得慌吗?脑子里浮现出两个名字:赵继伟,孙铭徽。
赵继伟,国内公认的顶级组织后卫,但伤病让他无法随队出征。他的缺席,直接让球队的战术运转少了一个节拍器。
而孙铭徽,一个在CBA赛场上证明过自己的狠角色,却始终得不到国家队主教练的青睐。
我们不是没人,而是我们最好用的那几个人,此刻都不在场上。
赛后,郭士强指导也显得很无奈,他对着镜头说:“我们自己算了一下,一共有七名球员因为伤病的原因,无法参加亚洲杯。”
这句话听着,更像是一种无力的叹息。手里没人可用,尤其是最关键的一号位,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再回到比赛的最后三秒钟,波黑队把分差追到只差三分,还站上了罚球线。那个瞬间,整个球馆的空气都凝固了。
赢球,居然要靠对手的罚球不中来实现。
最终,75-72的比分,与其说是我们赢了,不如说是对手放弃了扳平的机会。这样的胜利,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这场所谓的四连胜,含金量有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它暴露出的问题,远比胜利本身更值得警惕。
现在,郭士强只能带着徐杰和高诗岩去沙特。这两人本场比赛失误各一次,算是相对稳健的。
但谁来主控,谁来替补,郭指导心里恐怕也没底,还得通过最后的训练再做定夺。
这就像一场大考前,你发现自己手里能用的笔,都是漏水的。
这一场比赛赢下来,感觉比第一场大胜20分还要让人揪心。面对即将到来的亚洲杯,这样的后卫线表现,真的够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