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办公室里,特朗普对着镜头皱紧眉头。“我们的美联储主席很糟糕,真的很糟糕。 ”他的手指不耐烦地敲击着桌面,“我已经试着对他客气了,但没用! 我们的利率应该处于1%,低于1%才对! ”
这是当地时间7月14日,美国总统对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又一次公开炮轰。 他毫不留情地给鲍威尔贴上了“榆木脑袋”的标签。
就在特朗普发泄不满的第二天,美国财长贝森特出现在彭博电视的直播间里,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贝森特面对镜头清晰无误地宣布:“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遴选程序已经正式启动。 ”这是他代表特朗普政府首次明确确认这一关键进展。
贝森特并没有掩饰对鲍威尔治下美联储的不满,他直接点出“美联储曾犯过重大预测错误,现在可能就是如此”。 当主持人问到如果鲍威尔卸任主席后是否可能继续留在美联储当普通理事时,贝森特的回答透露出强硬态度,这种安排会“令市场感到困惑”。
他强调了一个关键的传统做法:“美联储主席通常在卸任时会一并辞去理事职位。 ”这意味着一旦换帅成功,鲍威尔很可能将从美联储系统内彻底消失,不会给继任者留下一个潜在的前任阴影。
特朗普要求降息到1%的声音绝不是随口一说,这与美联储当前的实际政策形成了巨大鸿沟。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目前还高悬在4.25%—4.50%。 这意味着要达到特朗普心中的理想数字,美联储需要将利率狠狠砍掉超过300个基点,几乎是当前水平的一个零头。
在专业人士看来,特朗普所要求的这种超低利率水准,简直像是一剂猛药。 多位分析师指出,利率低到1%的水平通常只会在一种情况下出现——经济遭受了重创,陷入严重危机,比如像2008年那样的金融海啸时期。 在目前美国经济仍在增长、通胀虽已放缓但并未根除的背景下,强行推行如此激进的宽松政策,无异于给过热的经济引擎再灌下一桶汽油。
那么,谁会最终取代鲍威尔,坐上美联储的头把交椅? 根据《华尔街邮报》等多方消息渠道,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目前正在这场争夺战中占据上风。 知情人士透露,这位63岁的经济学家正成为特朗普的首选。
哈塞特与特朗普的渊源极深,为其效力接近十年,是真正的老臣子。 他先是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担任过重要的经济顾问,如今则领导着影响力巨大的国家经济委员会(NEC)。 特朗普正在寻找的,就是一个在降息问题上“肯听话”的美联储主席。 哈塞特被认为在保守派经济圈拥有广泛深厚的人脉,这为他加分不少。
投资研究机构Evercore ISI的分析师克里希纳·古哈也公开表示,市场正逐渐认识到,在接替鲍威尔的角逐里,哈塞特“具备显著优势”。
但哈塞特想要真正成为美联储新掌门,必须跨越一个巨大的信任门槛。 古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要害:哈塞特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向市场证明,尽管自己是特朗普的忠臣,但作为美联储主席,他也能保持足够独立性以维护美联储信誉。”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美联储主席需要的是市场和全球投资者的信任,这份信任的基石恰恰是央行的独立性。 而哈塞特身上深深的“特朗普烙印”让他在这方面的说服力天然不足。
哈塞特并非高枕无忧。 他的几位竞争对手同样不可小觑。 首先是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本人。 虽然他负责推动整个遴选程序,但根据政治圈的消息,贝森特的名字实际上也出现在候选名单上。
作为现任财政部长,贝森特被视为连接华尔街的关键纽带,政策可信度高。 有趣的是,在7月15日的采访中,贝森特似乎也留下了空间。
另一位有力的角逐者是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 沃什在共和党经济圈根基深厚,被特朗普本人评价为“当初应该提名沃什而非鲍威尔”,显示出特别的青睐。 沃什在货币政策上的保守观点更符合传统共和党圈子的口味。
美联储内部也杀出了一位候选人——现任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 与其他倾向按兵不动、观察特朗普政策效果的同行不同,沃勒已经明确释放了降息信号,他公开表示本月可能会支持降息。 沃勒试图强调一个关键点:他的降息倾向“无关政治”。
在声明立场的同时,沃勒也利用其现任理事的身份打了一张牌:只有他熟悉美联储内部的运作机制和最新思维动态。 这显然是其他外部候选人难以比拟的优势。
关于贝森特可能的角色定位,他在7月15日的发言中无意间道破了自己的心思。 当被问及在美联储主席人选上扮演什么角色时,这位财长直截了当地说:“将会听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意思。 ”他甚至补充道:“我拥有华盛顿最棒的职位。 ”这种毫不掩饰的态度,引发了观察家们对于贝森特是否更愿意留在财长位置而非美联储主席位置的猜测。
这场换帅风波将美联储推入了一场巨大的信誉风暴中心。多位市场策略师和经济学家们已经拉响了警报:无论特朗普最终选定谁来坐镇美联储,这位新舵手都将面临地狱级难度的挑战。 他(她)必须在两条相互矛盾的钢丝上保持平衡:一方面,要实现美联储法定的“独立运作”的货币政策目标(保持物价稳定、充分就业);
另一方面,又必须应对总统特朗普极其明确且公开的降息诉求。 这种平衡的难度前所未有。 市场参与者已经准备好放大镜,新任主席的每一个表态、每一次投票都将受到金融市场和美联储内部官员的“严格审视”。
美联储内部的官员们尤其忧心忡忡,他们担心政治压力下新任主席可能被迫做出牺牲美联储长期信誉的决策。“政治忠诚是否会牺牲央行对抗通胀的信誉? ”这是盘旋在美联储总部里一个难以回避的尖锐问题。
这种担忧已经在真实的市场数据中得到印证。 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VIX指数在遴选消息公布后悄然爬升,现已触及25点。 更广泛的金融波动性指标也被激活。 全球债券市场对美联储主席人选的敏感度更是飙升。
#图文打卡计划#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分析报告,2025年全球债市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任何政策风向变化的敏感度已经高达70%。 这意味着一言一行都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目前美国的核心通胀率(扣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约为3.1%,虽然高于美联储理想的2%目标,但趋势并未如贝森特所言“没有加速”。
倘若真按照特朗普要求将利率压至1%,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经济模型清晰显示了一个危险信号:通胀率极有可能被重新推升至4%甚至更高。 这种预测为当前紧张的局势增添了一抹危险的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