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本报讯 (丁浩宇) 墙面斑驳、照明不足、雨季易积水——这些曾是困扰姑苏区平江新城(苏锦街道)辖区内一高速下穿通道的“老大难”问题。随着“城市体检师”将问题上报,宁沪高速公路苏州管理处、姑苏区城管委与苏锦街道多方联动,不仅使该通道环境焕然一新,还加装了多盏太阳能节能灯。墙面被重新粉刷,排水沟也畅通无阻,昔日的“灰色角落”如今变为安全、明亮、整洁的通行要道。
这一转变,得益于街道今年以来持续推进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街道持续深化城市体检工作,以专项体检为契机,系统梳理功能配套、城市形象、人居环境等领域的痛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与民生需求相结合,将“诊断书”转化为“施工图”,从基础设施更新、经济活力焕新、重点区域整治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城市面貌与功能品质实现系统性提升。
本次体检首先将“探头”对准基础设施领域,对辖区道路、绿化进行系统性“把脉”与提升。一方面,修复老旧道路、完善路网体系,修复江星路、江月路等破损路面,完善交通标识,打通江坤路北段断头路,推进正谊路等道路建设;另一方面,同步推进“见缝插绿”“空地覆绿”,完成广济北路沿线覆绿、友谊河东侧驳岸整治、苏城大道绿化修复。这些“微更新”为城市“舒筋活血”,助力城市“脉络”更畅通、“颜值”再提升。
除了推动基础设施更新,街道还以城市体检为抓手,精准“祛瘀活血”,盘活闲置资源,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针对辖区老旧商场,街道积极引导转型,谋划存量商业更新:11年老商业中摩尔广场迎来控规调整;江星商业广场引入姑苏首家盒马鲜生奥莱店;江宙路万家邻里菜市场签约全球连锁精选平价超市品牌奥乐齐……通过一系列科学布局,不仅补齐民生需求短板,更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中培育了新的消费增长点,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重点区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以苏大附一院总院为中心,苏锦街道持续推动医疗高地建设,多措并举提升重点区域整体环境品质。
据了解,苏大附一院沿线人流量大,长期存在非机动车违停、绿化踩踏、环境杂乱等问题,影响市民就医体验。街道聚焦痛点实施提升:硬化绿化角落,铺设道板砖,拓宽人行道,加装U形护栏,在平泷路、江莲路新增非机动车位700余个;医院出入口划设禁停区,设置140个景观花箱作为物理隔离;与医院合作增强保洁力量,实现垃圾动态清理,营造舒心就医环境。
借鉴附一院整治经验,街道将治理模式延伸至火车站周边、人民路商圈、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通过“一区域一方案”,街道实施差异化的精细化管理策略,常态化开展市容秩序维护、环境卫生保洁和基础设施管养,确保辖区每一个城市“窗口”都明亮整洁,以点带面推动辖区整体环境品质迈上新台阶。
下一步,苏锦街道将继续用好“城市体检”这一有力工具,从“治好已病”向“预防未病”深化,努力实现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转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居民,共同描绘“锦绣新城”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