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沙特挥师东进,5000亿的终点,为何偏偏是中国?

世界上有两种氪金玩家,一种是充648都得犹豫半天,另一种是把Steam愿望单直接改名叫“我的购物车”。

而沙特王储萨勒曼,显然是第三种。他直接把游戏公司给买了。

当2025年,坊间传闻EA被一个神秘财团用550亿美金私有化的时候,无数玩家还在哀嚎“我的FIFA要变味了?”“劳拉会不会要戴头巾了?”。

而王储本人,据说只是淡定地把自己的Steam签名改成了“我买下了EA”。

这操作,就好像你在《原神》里抽卡,别人还在算保底,王储直接把米哈游的楼给盘下来了。

这已经不是这位中东土豪第一次在游戏圈里展示什么叫“朴实无华且枯燥”了。

《宝可梦GO》和《模拟人生》的开发商,现在都得管他叫爹。

过去五年,沙特在游戏产业里到底撒了多少钱?

超过700亿美金,换算一下,差不多5000亿人民币。

一个魔幻的对比是,当年《英雄联盟》S赛的奖金池撑死200多万美金,已经被吹成电竞盛宴了。

而沙特自己办的电竞比赛Gamers8,奖金池直接拉到4500万美金。

什么叫降维打击?

这就叫降维打击。

钱不是万能的,但钱砸到一定程度,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但就在沙特老铁觉得自己已经买通了全世界,马上就要从石油霸主进化成数字新贵的时候,现实一个大逼斗就呼过来了。

国际奥委会前脚刚说要和沙特合作搞电竞奥运会,后脚就宣布“合作暂停,我们再反思一下”。

这操作翻译过来就是:哥,你钱是很多,但你家这文化背景……我们觉得水太深,把握不住。

这一巴掌,打醒了正在起飞的沙特,也让被盯上的中国游戏公司,嗅到了一丝危险又刺激的味道。

一切的一切,都要从一场失败的合作说起。

2020年,拳头游戏兴冲冲地宣布,英雄联盟欧洲赛区,喜提新金主爸爸——沙特新未来城(NEOM)。

消息一出,欧洲玩家直接炸了。

选手、解说、观众,万人血书要求解约。

理由很直接:沙特的人权问题,尤其是对LGBTQ群体的态度,跟我们欧洲的“政治正确”八字不合。

更隐秘的原因是,那时候的《英雄联盟》如日中天,你一个靠卖石油的土财主,凭什么来沾我们电子竞技的光?

你不配。

官方一看情况不对,官宣14个小时后,光速滑跪,宣布解约。

这事儿,可以说是奇耻大辱。

对于刚刚上位,正准备大搞改革开放,想把沙特从一个“蒙面”国家变成网红打卡地的萨勒曼王储来说,这口气咽不下去。

(插一句,这位王储自己就是个COD老炮儿,据说枪法还挺刚)。

你不是说我不配吗?

行,那我就把你们的“偶像”全都买下来,让你们天天玩的游戏,都刻上我的名字。

一场没有硝烟的钞能力战争,就这么开始了。

王储先是让自己旗下的基金,默默收购了《拳皇》开发商SNK的股份,一开始是33.3%,后来觉得不过瘾,一路买买买,直接干到了96.18%的绝对控股。

从此,不知火舞到底穿多穿少,王储有了最终解释权。

然后骚操作就来了。

沙特成立了一个叫Savvy Games Group(SGG)的“氪金”先锋队,揣着380亿美金的启动资金,在全球游戏市场开始扫货。

他们的购物清单突出一个“我全都要”。

先是砸了33亿美金买股票。EA,动视暴雪,Take-Two。雨露均沾。

再花12亿美金,拿下卡普空和Nexon各5%的股份。

(对,就是那个让你天天喊卡婊和天天骂策划的卡普空和Nexon)。

然后是任天堂,这位王储悄悄咪咪地砸了30亿美金,成了任天堂的第五大股东。

马里奥和林克,现在也得喊他一声“金主爸爸”。

这还只是前菜。

他们花了49亿美金收购了Scopely,这家公司做的《大富翁 GO》两年创收超50亿美金,简直是移动端的印钞机。

当钱多到一定程度,它就不再是数字了,而是一种武器。

SGG靠着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的无限弹药,把自己的触手伸遍了美日韩,成了全球游戏圈里那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神秘大佬。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过去大家对沙特的印象,是头巾、骆驼和石油。

现在,沙特想让你的印象变成:电竞、游戏和未来。

他们要在沙漠里建起一座数字时代的巴别塔,用游戏这种全球通行的语言,重塑自己的国家形象。

利雅得街头那句“This is not a game”,可能潜台词是,“This is how we buy the world”。

但问题是,这种烧钱模式,真的可持续吗?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当全球游戏行业都在经历裁员潮,欧洲26%的开发者被裁,大厂们因为开发成本太高、用户增长停滞而哭爹喊娘的时候,沙特的烧钱计划就显得格外魔幻。

从数据上看,沙特本土游戏市场一年也就11.9亿美金的收入,在全球1888亿美金的大盘子里,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但沙特玩家的付费能力和意愿,是真的强。

亚太地区玩家人均付费45.7美元,沙特玩家是46美元。

而且中东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是全球的两倍。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里有一群有钱、有闲、且极度渴望线上社交和娱乐的“大R”玩家。

他们就是游戏公司梦寐以求的完美韭菜。

我是说,完美用户。

沙特的目标,从来不只是花钱买个响。

SGG旗下的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把全世界优秀的游戏工作室“骗”到利雅得,给场地、给钱、给法律援助,一条龙服务。

但有一个附加条件:你们得教我们的人怎么做游戏。

这才是图穷匕见。

收购公司、举办电竞,都只是第一步。

最终的目的,是把全球的游戏人才变成沙特的人才,让沙特拥有自己的“工业化”游戏生产线。

这真的很重要。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就像他们的社交应用JACO疯狂从中东各国挖人一样,他们要的不是一两款爆款游戏,他们要的是整个游戏开发的生态。

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就算有钱,沙特的原创能力依然贫瘠。

在欧美日韩能走通的路,在一个长期靠石油续命的国家,能不能复刻,谁也说不准。

于是,在美日韩买了一圈之后,沙特终于把目光投向了终点站——中国。

为什么是中国?

SGG的CEO布莱恩·沃德说得很直白:地缘政治给了我们机会,而且中国有海量的开发人才,他们也想出海。

翻译一下就是:美国爸爸现在不让你们舒坦,来我这儿,我给你们提供一个完美的避风港。

更重要的是,中国游戏开发者的“技能树”,和中东市场的需求,简直是天作之合。

中东老铁们最爱玩什么?

SLG,就是那种建城、打仗、联盟社交的策略游戏。

而这,恰恰是中国厂商最擅长的领域。

点点互动的《寒霜启示录》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东玩家的社交需求堪称全球第一,一个人平均10个社交账号。

而中国厂商最懂怎么在游戏里做社交,怎么让玩家在里面建立爱恨情仇,然后心甘情愿地掏钱。

这种行之有效的打法和快速迭代的开发经验,正是沙特最渴望“学到手”的武功秘籍。

另外,《黑神话:悟空》这种游戏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开发者在挖掘和呈现文化细节上的天赋。

沙特也想做《苏丹的游戏》,但他们缺的,就是能把故事讲好的那群人。

SGG现在是全球第二大手游发行商。第一是谁?是腾讯。

不知道SGG是不是想剑指腾讯,但他们必须明白,在中国市场,粗暴的“买买买”可能行不通。

更可行的方式,是和中国大厂合作,成立联合工作室,或者在全球游戏行业的裁员潮里,精准地“捞人”。

毕竟,沙特现在最大的底气,就是钱。

2024年,沙特人均月薪换算过来差不多1万7人民币。

这个数字,对任何一个被裁员或者对薪资不满的游戏人,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这场由石油驱动的5000亿远征,终点站已经瞄准了中国。

对于中国游戏产业来说,一个手持无限黑卡的“氪佬”站在你面前,说要带你一起玩。

这既是一场充满诱惑的豪赌,也是一场关于文化、技术和资本的终极博弈。

而我们,都是这场大戏的见证者。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