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美英两国执法部门的一次联合行动,直接让东南亚的电诈圈子经历了一场大地震。
这次行动的目标,是一个名叫陈志的人和他手下的太子集团。
我们可能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但是他干的事情,很多人都听说过。
这次行动的战果可以说非常惊人,美国那边直接没收了价值150亿美元的比特币,换算一下,就是超过1000亿人民币。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可能很多人没感觉。
这么说吧,之前有个什么加密货币交易所被黑客攻击,丢了15个亿,就已经算是天大的案子了。
这次倒好,直接翻了十倍,可见这个陈志和他背后集团的胃口有多大,割的韭菜有多狠。
故事的主角陈志,这个人不简单,他手里拿着柬埔寨和英国两个国家的护照,可以说是在法律的边缘反复横跳。
他在柬埔寨搞了十个电诈园区,这已经不是小打小闹了,完全就是一个个“诈骗工业园”。
这些园区外面都围着高高的铁丝网,里面关着的全是被高薪工作骗来的年轻人。
进了这个门,就别想出去了。
每天的工作就是搞诈骗,如果不听话或者业绩不达标,那等待他们的就是一顿毒打。
里面的监工甚至有规定,说只要不打死就行。
这哪里还是什么公司,简直就是现代版的“人间炼狱”。
在这样的地方上班,每天想的估计不是怎么赚钱,而是怎么活下去。
他们的诈骗手法,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杀猪盘”,但是他们把这个流程做到了极致,完全是流水线作业。
首先,他们搞了一个叫“手机农场”的东西,就是用1250部手机,同时控制着七万多个社交账号。
这就好比一个骗子,一下子有了七万多个分身,在网络世界里到处撒网。
然后,这些被骗来的员工,还要接受专业的“演技培训”。
培训内容也挺有意思的,比如,如果要骗男的,就不能用太好看的头像,理由是这样显得“真实可信”。
这个逻辑我也是没太搞懂,可能是觉得这样更接地气吧,不容易引起别人的警惕。
准备工作做完,他们就开始在网上找目标,花上几个月的时间跟人聊天,谈感情,一步步建立信任。
等你真的以为在屏幕那头找到了真爱,他们就开始图穷匕见了,诱导你投资什么加密货币。
陈志自己都吹牛说,他们一天最多能赚3000万美元。
这个赚钱速度,印钞机都得甘拜下风。
骗了这么多钱,怎么才能安全地揣进自己兜里,这就是个技术活了。
为了洗钱,陈志这伙人也是费尽了心思,他们搞了一套非常复杂的“空壳公司迷宫”。
在新加坡,他们注册了17家公司,有14家公司的注册地址竟然是同一个地方。
这些公司申报的业务都是“管理咨询”,但实际上,那个地址连一张办公桌都没有。
这个网络还不止在新加坡,他们的公司遍布柬埔寨,开曼群岛等好几个国家和地区,总共组成了117家企业的庞大网络。
就像是在打游戏里摆了一个迷魂阵,想把追查资金流向的人绕晕。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国人顺着网线一查,这些公司的底裤都被扒干净了,全都是用来洗钱的工具。
这次被制裁的名单里,有三个新加坡人,他们的角色也很有戏剧性。
一个43岁的女人叫陈秀玲,她的工作是帮老板管游艇。
另一个53岁的男人叫杨新发,职位是财务助理。
就是这两个看似普通的打工人,两个人名下竟然管着几十家空壳公司。
现在,他们被美国扣上了“威胁国家安全”的大帽子,成了国际要犯。
你说这班上的,也算是到头了,直接把自己上成了通缉犯。
最让人觉得讽刺的是,那些从无数普通人手里骗来的血汗钱,都被陈志拿去享受了。
他买豪华游艇,买私人飞机,还收藏昂贵的艺术品。
就在那些被骗的打工人在园区里挨饿受冻,被拳打脚踢的时候,他们的老板正在伦敦,用骗来的钱买下一栋价值1亿英镑的办公楼。
不过,这种靠作恶得来的好日子,总有到头的时候。
现在陈志已经被全球通缉,等待他的可能是长达40年的牢狱之灾。
不知道他在监狱里,会不会偶尔回想起自己曾经“日入三千万”的辉煌日子,又会不会想起那些被他毁掉的人生。
所以说,这件事情也算是给我们大家提了个醒。
以后在网上,如果有人突然对你特别热情,跟你谈感情,聊投资,你就要多留个心眼了。
屏幕那头跟你甜言蜜语的,可能只是一个对着一千多部手机念剧本的骗子。
那些在群里晒出来的诱人收益图,可能成本也就是几块钱请群演的费用。
这次电诈大佬的翻车,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靠歪门邪道赚来的钱,终究是镜花水月。
遵纪守法,脚踏实地地工作和生活,这才是长久之计。
网络世界真真假假,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不要轻易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的好事。
注意:图片内容等信息来源网络,有任何问题联系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