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山西地区)近日正式发布,山西省高等教育格局迎来新一轮调整。太原理工大学蝉联省内榜首,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分列第二、第三名,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传统强校稳居前十阵营。值得注意的是,太原科技大学与山西大同大学排名呈现显著分差,吕梁学院则通过内涵建设首次进入榜单前二十。山西高校整体呈现"理工引领、多元发展"的态势,学科特色与区域经济契合度不断提升。
太原理工大学:稳居百强锚定双一流新坐标
作为山西省唯一进入全国前100强的院校(排名第100位),太原理工大学持续巩固"煤基能源清洁转化""新材料研发"等学科优势。202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省部共建模式,使其在储能材料领域实现技术转化产值突破3亿元。该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新增智能制造、碳中和工程等6个新工科专业,毕业生赴500强企业就业率较上年提升12%。
太原科技大学:产学研联动跃升5个位次
位列全国第234位的太原科技大学,相较山西大同大学(第391位)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学校通过"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打造产学研共同体,液压轧机技术成果被宝武钢铁、太原重工等头部企业采用。校企共建的智能装备产业学院培养出三届订单班毕业生,平均年薪达15万元,其冶金工程专业在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评级中首获A类认证。
吕梁学院:应用型转型驱动跨越式发展
此次位列534名的吕梁学院凸显地方院校突围路径,立足吕梁革命老区打造红色文旅智库,其煤层气开发应用实验室获省级重点支持。通过"校城融合"战略与汾酒集团共建酿造工程专业,2024年学生团队研发的智慧农业监测系统已应用于6县21个乡村振兴项目,开创产教融合新范式。
山西高校正以特色化办学引领转型变革。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山西财经大学CFA特色班通过率刷新华北地区纪录,运城学院师范生培养质量获教育部评估专家高度认可。随着晋中高校集群、大同能源学院联盟等区域协同机制的深化,山西高等教育必将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注入更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