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上甘岭15军英雄31——空中杀手贾汝功

我得说,这位14岁就上战场的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战役中,用高射机枪连着击落三架敌机,成了美军最忌惮的“飞机杀手”。

他是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高射机枪连的战士贾汝功,四川成都人,1936年出生。

1950年12月,刚满14岁的他就报名参加志愿军,先在135团宣传队干活,第二年调到高射机枪连。

那会儿,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的关键一仗,美七师和韩二师轮番进攻597.9高地和537.7北山,仗打得异常惨烈。

雨天泥泞、晴天炮火,志愿军守在那儿,靠着血肉和意志硬扛。

说起贾汝功的战斗经历,那真叫人佩服。

他用那挺高射机枪,射速能到每分钟1200发,射程最远4公里,在高原山地环境里表现稳定。

10月20日那天,雨后天放晴,美军出动16架F-84战斗机和一架直升机,仗着阳光作掩护,低空轰炸扫射。

F-84这玩意儿,速度快到1100公里每小时,挂载炸弹和机枪,专欺负地面目标。

贾汝功架起机枪,先逼退了侦察直升机,那直升机飞得慢,最大速度才260公里每小时,容易瞄准。

他眯着眼对着一架F-84开火,子弹精准打中油箱,敌机当场冒烟坠毁。

整个过程,硝烟中他还得顶着阳光刺眼,子弹擦身而过,这份冷静劲儿,让人想起来都热血沸腾。

相比之下,美军的F-84在高海拔地区推力会降10%,反应慢了点,这也是为什么贾汝功能抓住机会。

打下第一架后,他的自信爆棚,这不光是个人英雄主义,更显示出志愿军在恶劣条件下用简单装备克敌制胜的战术智慧。

接下来,10月23日,美军又大规模出动,B-29轰炸机和P-51强击机轮番上阵。

B-29这家伙是二战老鸟,载弹量大到10吨,飞行高度8000米,P-51速度能到700公里每小时,专干俯冲扫射。

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四起,贾汝功冒着弹片,机枪死死锁定一架B-29。

机枪弹穿透力强,在500米外能命中要害,他一梭子打过去,敌机机身中弹,栽进山里爆炸。

这次击落,不仅靠精准射击,还得归功于志愿军的协同战术——高射机枪连和步兵配合,形成了交叉火力网。

相比美军的空中优势,志愿军用低成本装备打出高效率,B-29的轰炸精度在山地下降了15%,因为地形复杂,投弹容易偏离目标。

贾汝功的行动,活生生展示了如何用战术弥补装备差距,让敌机不敢轻易靠近。

11月5日,美军F-86喷气式战斗机登场,这款飞机速度快到1100公里每小时,低空机动性强,是美军王牌。

贾汝功没慌,瞅准第二架俯冲时开火,子弹和敌机炮火几乎同时响,F-86被打中坠毁。

这发生在距离他16岁生日只差一天,简直是少年英雄的传奇。

F-86的弱点是低空防护差,装甲薄,子弹容易 penetration,而高射机枪的射速和密度正好克制它。

整个上甘岭战役,美军出动飞机上千架次,志愿军用高射火力打下多架,贾汝功的战绩就是典型案例,展示了坚守阵地、灵活反击的战术要领。

战后,贾汝功荣立一等功,他那高射机枪九班也集体受奖。

这场战役,不仅是志愿军的胜利,还震慑了美军,他们后来在空中行动时更谨慎,减少了低空侦察。

这背后的逻辑是,装备再先进,战场上还是人定胜天。

贾汝功用一杆枪,捍卫了阵地,体现了志愿军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精神。

说实话,看着他14岁就上阵,冒着生命危险击落敌机,我心里又敬佩又感动——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换了谁都得热泪盈眶。

你们是不是也好奇,他那机枪技术咋练的?

或许从宣传队时的训练就打下基础。

总的来说,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国防靠每个人出力,贾汝功的事迹太鼓舞人了,你们觉得类似英雄故事还能从哪些战役里挖出来?

来唠唠看法吧!

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