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酒店再陷“双标门”,土豪金卡也难敌“洋大人”的拖鞋特权?一则关于中国游客在酒店遭遇“区别对待”的爆料,犹如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场。 难道在某些场所,中国人的身份也要分三六九等?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网友带着孩子入住厦门某酒店,孩子穿着酒店提供的拖鞋想去餐厅用餐,却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理由是“禁止穿拖鞋入内”。这本是酒店的规矩,无可厚非。
剧情反转的是,这位网友发现,餐厅里竟然有两位外国人穿着类似的拖鞋,大摇大摆地用餐! 这位网友瞬间怒了,自己好歹也是酒店的金卡、钻石卡会员,消费了不少银子,怎么待遇还不如两位“洋大人”?他质问酒店大堂经理:“老外是有什么特权吗?中国人就不是人吗?” 经理一句轻描淡写的“刚才没注意到,我们一视同仁”,显然无法平息网友的怒火。
毕竟,孩子被拦在门外的事实摆在那里,全程录像为证。 更令人气愤的是,这已经不是这家酒店第一次被爆出类似问题了。
早前就有网友反映,同样是这家酒店,同样是因为拖鞋问题,中国人被拒之门外,外国人却畅通无阻。 难道这家酒店的规章制度,是看人下菜碟? “凭什么老外能穿拖鞋,中国人就不行?”“难道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也要低人一等?”网友的评论如同潮水般涌来,字里行间充满了愤怒和质疑。
更有网友表示要亲自去酒店“测试”,看看穿一身廉价衣服,脚踩拖鞋会不会被赶出来。 甚至有人扬言要举报酒店消防,一时间,这家酒店成了众矢之的。
酒店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回应称,酒店规定只限制客人穿酒店内的拖鞋和浴袍进入,如果客人穿的是自己的拖鞋,他们是不会干涉的。 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服众。
首先,酒店的标识上只写着“禁止拖鞋和浴袍进入”,并没有任何文字说明。 其次,就算规定如此,为何执行标准却内外有别?难道“选择性执法”也是酒店的服务特色? 这种“双标”现象,刺痛了国人的自尊心。
崇洋媚外这顶帽子,一旦扣上,恐怕很难摘掉。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不仅仅是一家酒店的问题,而是反映出某些服务行业长期存在的“媚外”心态。
他们认为外国人是优质客户,对外国人更加宽容,甚至不惜牺牲中国顾客的利益。 这种心态,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话说回来,酒店作为服务行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公平公正。 不能因为顾客的国籍、肤色、穿着而区别对待。
一视同仁,才是赢得顾客尊重和信任的根本。 如果总是搞“两套标准”,最终只会失去市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自信的提升,这种“崇洋媚外”的市场正在逐渐萎缩。 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重视平等和尊重,对于任何形式的歧视行为都零容忍。
这一次厦门酒店的“双标门”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服务行业需要真正放下身段,尊重每一位顾客,无论他们来自哪里。 其实这件事也引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追求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如何在服务行业中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崇洋媚外的心态,何时才能真正消除?你认为这家酒店应该如何回应,才能平息网友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