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补贴计划
引言:
A股眼下就像坐在跷跷板上,一边是新高诱惑,一边是回调风险。周末政策密集发布,3635点的关口成了多空角力的主战场。到底该满仓冲锋还是空仓观望?不少老股民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正文:
最近A股市场的走势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指数已经逼近3635点,看似强势,却又隐约透出一丝紧张气氛。不少人都在琢磨,这会不会就是短线资金“拉高出货”的套路?更巧的是,上方3674点附近压力山大,每次创新高,总有一波砸盘资金等着收割。那么,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投资者究竟该怎么做?
先来看看政策面的四个信号。证监会周末明确提出要“科学合理保持IPO常态化”,这其实是在安抚市场情绪。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今年7月IPO募资规模环比骤降42%,过会率还维持在85%左右,可见监管层正在动态调整供需平衡。这背后反映的是对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呵护,也是对近期“融资端扰动”担忧的一种回应。
产业链方面,有两个动作值得玩味。一是农业农村部启动生猪产能调控,要把能繁母猪存栏量控制到3900万头上下,这直接影响养殖、饲料和冷链物流等相关行业;二是宁德时代旗下锂矿主动停产,为新能源产业去产能开了个头。这两招,不仅缓解了部分行业内卷,还可能带来优质龙头企业估值修复机会。从整个产业链看,上游资源端受限,中下游优胜劣汰加速,未来或许催生新的成长板块。
接下来要关注的数据窗口期。本周国内将公布7月社融数据,中金公司预计新增社融1.1万亿元左右,其中企业债券融资环比向好。海外方面,美国CPI即将揭晓,现在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已被推升至68%。但如果美国核心CPI继续超预期,美债收益率很可能再度走高,对成长类资产形成压制。从ETF资金流向来看,上周股票型ETF净流出127亿元,不少机构选择落袋为安,这说明短线情绪偏谨慎。
技术面上也暗藏玄机。券商板块作为牛市风向标,目前正处于2023年7月与2024年4月区间斐波那契61.8%分位,大概率出现剧烈震荡。而沪指30分钟级别已现顶背离信号,加之MACD连续三次顶背驰,从经验来看至少需要3-5天调整。不过从中长期趋势看,“出水芙蓉”形态初现,多条均线金叉支撑,只要3580-3600点区域不失守,大盘整体健康格局未变。如果缩量企稳,是不错的低吸机会。
说到这里,也得提醒大家注意两大风险:第一,美国CPI若超预期,美债收益率弹升,将拖累科技成长板块;第二,中报业绩雷尤其集中在光伏、锂电材料这些过剩领域。所以资产配置上切忌“一刀切”,不能盲目追涨杀跌,更不能以为通胀来了所有资源类股票都会飞天——实际上只有供需结构改善和成本优势明显的龙头才具备穿越周期能力,这是很多散户容易忽略的大坑!
具体操作建议给大家三条干货:
1. 仓位管理灵活应变。“核心+机动”组合思路值得借鉴,把6-8成仓位留作底仓,其余随时根据行情快进快退。
2. 高股息防御+超跌成长双管齐下。一手抓银行、电力、央企红利等防御品种稳定现金流,一手逢低布局被错杀的新兴赛道,比如数字经济、新能源车零部件龙头。
3. 逢重要支撑分批建仓/减仓。不论你现在满不满仓,都别轻易梭哈或者清空。在3670以上可适当兑现盈利,而3580附近若出现缩量十字星,则可分批买入优质标的,把握右侧安全边际。
此外,还得留意政策节奏变化。今年8月份类似2019年LPR改革、2020年注册制推广这种重磅利好都有可能再次登场。目前养老金投资范围扩容和T+0试点推进呼声渐起,每一次制度创新都可能成为下一轮行情发动机。因此,比起死磕方向,更应该注重灵活应对、多元配置,让自己的账户抗风险能力更强一点儿!
结语: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觉得现在A股是真的进入慢牛新周期了吗?还是只是短暂反弹后的又一次陷阱呢?对于这样的多空博弈,你准备怎么应对自己的持仓策略?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